現在很多行業中的朋友在聊天的時候都在說今年小間距LED顯示屏市場不好做,其實年年如此,沒有好做的時候,只能怪LED顯示屏行業入門門檻太低!
說起LED顯示屏行業不好做,其實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市場價格的混亂。稍微有點規模的公司,他們的精力全心全意的都撲在搞那些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上,這樣一來小間距的產品提高了準入的門檻,如果其他顯示屏廠家想生產小間距的LED顯示屏,那就必須具備生產小間距的物質條件。首先技術上要有這個條件,有了技術還需要有機器設備的支持,一些小的廠家困于沒有太多的資金購買設備,并且小間距的產品利潤上可以達到普通產品所難達到的高度,這就是他們的利潤增長點。于是這些大規模的公司就來分這一杯羹,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做一些常規的產品。既然客戶要做常規產品,那么這些大規模的公司就以較高的LED顯示屏價格來銷售,畢竟品牌在那里放著,這點讓他們比較有信心,客戶也比較依賴他們的品質。
還有一些廠家,專業做批發的,批發或許能跟低價畫上等號。這個社會不會有一個“生意人”能真正的發自內心的跟你說,我賣這個東西不賺錢,或者是說虧本賣給你,做生意從來都是沒有錯賣的,只有錯買的。他們用的原材料可以在這跟您討論一下,他們既然只做批發,能管個一年的售后服務,再后面的,已經不是份內的事情了。
而另外一些中等規模的生產廠商,價格相對較高一些,但比那些大規模公司的LED顯示屏價格又相對低一些,但低不了多少,中等規模的這些廠家他們想要賺錢,可是沒有大規模公司可以墊資做一些項目的優勢,導致這些公司很多項目都做不了?,F在人工成本在逐年升高,讓一些中等規模廠家過得非常艱難,原材料成本的增加(月結的原材料比現金購買的原材料價格高個3個點左右),這樣就導致了這些公司的發展遇到很大的問題,如果供應商一起過來要錢,在沒有太多錢墊資的情況下,倒閉的可能性會直線上升,那么怎么辦呢?只有在產品的價格上調整高一些,來增加顯示屏產品帶來的利潤才能保住企業的艱難發展,這樣的廠家的價格相對高一些。
我們做顯示屏的都知道,LED燈是LED大屏幕的關鍵,在原材料費用里面他占了50-60%的成本,深圳的封裝廠比較好的那幾家燈的價格能比很普通的封裝廠的價格一個平方相差500-1000元一個平方。驅動IC就更有文章了,現在市場上流行的比較多的那就是打著臺灣某品牌的牌子做推廣銷售,但是實際上用的是外觀一樣的IC,在上面寫著臺灣某品牌的型號,說白了就是山寨的,這個費用也就省下來了。PCB電路板的文章就是電路板里面的敷銅走線的厚度,這個費用也能降下來許多。如果敷銅厚度達不到要求,屏幕會在使用過程中斷線,一張板子斷線少了可以飛幾根線出來在外面接上,如果時間長了,出現的多了,模組基本上是廢掉了。我們看到那些黑著一直不亮的屏幕就可以試想一下,為什么沒有裝多久的屏幕客戶就不用了呢?
還有就是電纜線,可以細致的看一下很多做批發的廠家用的基本上是銅包鋁的電纜線,更有鋁的電纜線,這種線材用的過程中會發熱,不信你自己可以試驗一下。還有箱體,如果你買小的顯示屏這個倒是無所謂,如果你買的面積大了,箱體就有講究了。一般來說箱體鐵皮的厚度至少要達到1.2mm或者是1.5mm,這個行業有用到0.8mm的箱體廠家,這種是不是很容易變形呢你自己想吧!
面罩和套件的好壞最直接的就是面罩出現馬賽克,套件出現變形,嚴重的甚至裂縫,再加上經過暴曬,箱體內部很容易就進水了。膠水的好壞對小間距LED顯示屏價格影響也有一部分,使用久了就會與套件不粘合,同樣會進水到PCB內部。另外就是開關電源,同樣使用久了會變得容易損壞,讓你煩不勝煩。
那為什么這么大的差別,還是繼續有人買呢,畢竟這是買方市場,用戶要便宜的東西,中間商又要追求利潤,一分錢一分貨。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不要盲目追求低價,至少要去了解自己的需求再買什么樣的產品。